新零售O2O类创业,微信公众号成为用户最佳入口

[复制链接]
查看297 | 回复0 | 2018-9-27 15: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2014年开始的O2O创业热潮,送菜、理发、美甲、周边服务、健身运动、电影等,目前还有很多企业以夯实的运营存活下来,其实美团和饿了吗就是个代表。以杭州的花样菜场为例,帮助白领购买菜品取得了成功。对于创业者来讲,用户的入口是微信公众号还是APP呢?

eZX11qHClbwEbCZ8.jpg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呢?
第一:因为目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公司不需要做微信公众号吗?微信公众号的已经成为现在企业的标配。
第二:这个问题的本质其实在于APP。过去因为APP的开发价格非常贵,一个完善的企业电商系统就需要花费数十万,初创企业大多数无力承担。
第三:关键是用户下载一个APP的时间和流量成本太大,关注公众号或者更加方便。
各有优劣,公众号获客成本更低
一、微信公众号
优势:
1、 开发技术简单,研发周期短,微信可以带来流量和用户。
2、 用户使用成本低,关注即可;
3、 销售和宣传两不误,一遍可以实现微信电商,也可以通过订阅号进行宣传;
4、 发展APP深度用户,微信帮得上忙,可以说是最佳选择。
5、 企业,特别是初创企业的研发投入,服务区投入可以节约80%以上。
劣势:当然也有缺点,功能受限,比较适合低频简单应用的产品。例如购买和预定的产品,如服装定制、亲子教育、周边服务等。
适合场景:行业专家小推叔认为,这些“低频使用业务”和“做广告”这两种业务需求在微信平台更适合落地。用户在微信中更容易“被动的访问公众账号信息(包括HTML5页面)”,随机性的看到了分享的广告等链接,用户可能会打开访问。因此类似于家电维修这种低频使用业务以及活动宣传可以借助微信快速落地。
二、移动APP
优势:功能全面适合满足所有创新,用户使用习惯成熟,用户粘性好
劣势:开发周期较长、开发成本高、维护难度高
适合场景:希望用户重复访问和使用的业务(高频使用业务更加适合),体验和功能要求高的移动业务,以及IoT智能家居可穿戴等硬件配合业务。
为什么说公众号成为最佳流量入口?
行业专家小推叔认为,单单是原始的微信公众号是不足以完成一系列商业活动的,有注册过微信公众号的知友都知道,越来越多的微信通过二次开发,或者与诸如快呗小程序这样的平台结合,打通小程序,可以直接开展销售、预定、服务、查询等,几乎和APP的功能一样,而且用户使用体验比APP更好,更方便。
所以一般微信公众号都会有一个需求,迅速完成用户的原始积累,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嘛,而这类产品和服务并非媒体模式,所以付费推广是最好的方式,获取精准的粉丝成为关键,例如国内最大的微信公众号推广平台51小推,通过大数据的方式,对粉丝属性,场景特性,更加精确的为粉丝打标签,向1000万级的用户进行推荐宣传,以获取用户主动关注,目前为麦当劳、金龙鱼、招商银行等品牌客户提供了服务。
策略:微信公众号和APP的结合是未来的战略
APP推广成本高这是众所周知的难题,尽管微信等获得用户访问(Reach)更加容易和成本低,但是也是有成本。从企业发展长期来看,两者兼而有之是最佳的方式。
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业务来说,浅度用户做长尾销售和宣传,深度用户高频用户使用APP,二者相辅相成。
实际上,最近猛科技看到的不少创业案例都采用了这种方式,例如花样菜场、衣帮人、社区小店的快来掌柜、OYO酒店、垂衣男装定制、社区社群电商小美鲜生等。他们几乎都采用微信公众号的用户端方式。据相关人士投入,51小推专注提供线下流量,帮助新媒体、新零售和新经济品牌提供精准的流量、粉丝、用户推广服务。
线上流量枯竭,线下流量最关键
美团成功在香港上市,在小推叔看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线下流量成为主流的标志,在BAT垄断线上流量的过去十年,可以说2017年是互联网红利结束的时间,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手机增量已经没有了。美团等公司的崛起是专注线下服务的崛起,他预示线下流量的能量开始巨量释放。
可以说,未来将有更多的融合线上线下,实现行业效率提升的企业实现上市。致力于提升上网体验,整合全国亿万WiFi热点的BIGWIFI扫码上网解决方案,将连接3亿上网人群金额1000万商家,不仅是汇集线下流量的真正入口,赋能新零售,新媒体,新物联等,也将催生出更多商业模式。2018年10月17日将有第二届中国线下流量创新峰会举办,关注BigWiFi公众号,回复“我要报名”即可参会,峰会将重点发布创业开放平台的细节。
能够识别场景,推动场景购买的线下流量才是真正的未来,建议广大创业者多多关注性价比更好的线下流量,通过微信公众号入口进行创业。
转载自网络 不用于商业宣传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删。
【首页直搜 298799可达本帖】
★ 以完成论坛任务为目的,回复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将双倍扣减积分。同时楼主本人也可自行处理不当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